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这周去看了一部音乐剧,《近乎正常》。

我一个音律不全不看音乐剧的人,被搞得汗毛倒竖起来好几次。

除了音乐,比较圈动我的可能还是他们的议题:母亲

拿母亲做主角的作品从古至今都很多啊,但《近乎正常》还是玩出了一些花头。我琢磨了下,主要应该还是得益于以下三点:一、它聚焦的是一个「疯」母亲;二、它有个不太流俗的结尾;三就是它不同凡响的舞美和音乐了。

现在我们拆分着来聊一聊。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1 我存在 I'm alive

我存在 我存在 活得很自在

靠着你的恐惧做你的主宰

相信我,大部分人会首先被这部作品特别「摇」、特别「滚」的歌吸引,魔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但是真正让人上头的,是它的剧情反转。

一个看上去很体面的妈妈,儿女双全,夫妻恩爱。可一首歌还没唱完呢,你就眼看她把外套空中一甩,说我和老公做爱去了!然后第二天,崩溃地在地板上做儿女的早餐。

直至故事发展到她去就诊,我才明白女主角Diana的「疯」。

她的病在医学上叫作双相障碍,也就是躁郁症。她的日常就是在躁狂和抑郁之间乘坐过山车。

如果说传统的母亲形象就像个样板间似的,那Diana呈现的,可真是一间七零八落的污糟房子,沙发下能扫出陈年的披萨的那种。

全剧聚焦的就是母亲的「不伟大」。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我自己出身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小到大都被迫目睹一个母亲的独当一面,虽然很多时候,我知道她实际不是那样的。

她只是把自己收拾得很体面,把沙发下的过期披萨踹得更深一点。

所以我会很乐于看到一个母亲的崩溃,她们需要从那个很高的位置上走下来,然后说,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啊。

剧中的Diana崩溃后,被丈夫Dan送上了电床。看到这你可能在骂了,我也在骂了。但想一想,这其实是个很俗见于社会版头条的新闻,「妻子崩溃轻生,丈夫心痛带她做电疗」。

主角一家姓Goodman,中文里的好人,就仿佛在说,发生在他们一家身上的,都是再通俗不过的事儿,他们做的,也都是再通俗不过的选择。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好人」为Diana做出了所有选择。每个人都在告诉她,这样做更好,那样做有效,全都会变好。但她作为她自己,却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她作为母亲,面对欲望不可以声张,因为家庭需要她「正常」;面对困难不可以倒下,因为社会的注视需要她「伟大」。

《奇葩说7》有一期辩题「妈妈疯狂追星不着家,该不该阻拦」,小鹿说过一句话还上了热搜:我们总是说烛光里的妈妈,为什么不能有灯牌里的妈妈?

我们已经为「母亲」的角色预设了太多的「伟大」,太多的「坚强」,太多的「不可说」——最终或许都会成为桎梏。

在成为母亲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

2 我想念群山 I miss the mountains

我想念群山

我想念痛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但这一家的故事,还是有个不太流俗的结尾。你以为会看见Diana的痊愈,这个家庭的痊愈。没有。

Diana的神智有点像滑入了流沙,你越是拿手向下去找它,这个寻找的动作就加剧了它的流失。

她的治疗就是一个悲剧性的更崩坏的过程。

最后她选择了离开家,启程去寻找自己。「你不需要正常,就像这个家庭不需要正常。你只需要向正常努力,然后近乎正常就可以。」全剧很漂亮地落在这个地方。

回想整部剧,最高潮的部分大概就是当Diana唱出《我想念群山》。这几个字不知道怎么就很打到我,我会想起我的妈妈在成为我的妈妈前,曾饱览的那些群山。

她跋山涉水而来,最后却只能成为我的妈妈,这让我好抱歉啊。

她也会想念群山,想念旧照片上那个一脸胶原蛋白的自己吗?我知道如果我这么问她,大概率她是会说不的,说当你妈妈就很好。

为人母亲很多时候不是放弃了自由的权利,而是对自由的喜好。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之前出了这个「56岁女子逃离家庭自驾游」的新闻,我兴高采烈地转发给了妈妈。

我的心态有点像《蝙蝠侠》里的老管家阿尔弗雷德,奉劝超级英雄把身上的责任放一放,不要拯救世界了,走入世界吧。

「有天晨起我发现你离开了,开始时我可能很气,但接着我会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你在远方过得很好。」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上点价值

1963年,贝蒂·弗里丹出版《女性的奥秘》,掀起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二次狂潮。她把当时家庭主妇身上的标签一一拆掉,母亲、妻子,最后回到女性本身展开讨论。

她观察到的奥秘,一直到现在,都现于当代女性的身上:「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她们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

女性的特征是什么?娟、娇、妩、婉、嫩……你会从这一系列女字旁的形容词里找到答案。

但与其说是特征,不如说是男性对于理想伴侣的展望。这样的男性,会在伴侣跌出这些女性特征时,把她送上电床。

贝蒂·弗里丹的诘问穿过半个世纪,依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当你不是妻子也不是母亲的时候,你是谁?你爱什么、恨什么、有着怎样的野心和梦想?」

3 近乎正常 Next to normal

《近乎正常》原版于2008年登上百老汇舞台,被媒体评为「21世纪最杰出音乐剧之一」,斩获托尼奖11项提名以及3项大奖,同时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相比一般音乐剧,《近乎正常》的服装、道具、场景都相对简单。但简单才见真章。

舞台上只有一个3x3的脚手架,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九个格子里。这客观上就需要整部剧的叙事是透明的,因为演员首先就没有任何隐藏的空间。

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

导演选了个很聪明的做法:他最大限度地玩弄舞台灯光,调整你的视觉重点,最后神一般地实现了仿佛电影似的镜头切换。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注意陈列的美感,把演员可以说是像物品一样,在这个7米高的脚手架上排兵布阵。灯光一打,你很难发现哪个画面是失重的,是不美的。

可以说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为了临场的呈现。以至于回家后我找了找原版的影像资料,就多少差了那么点意思。

《近乎正常》的北京场将一直演出到4月4日,广州场也将开幕。

大家且看且珍惜。

以上就是关于我妈疯了,真替她高兴的全部内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