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超过9成影视公司利润?汪海林揭秘郑爽背后的演员天价片酬

自动播放

近日,郑爽被曝1.6亿天价片酬,涉“阴阳合同”偷逃税被调查。就事件背后的演员天价片酬,凤凰网特约评论人汪海林作出了解读:电视台时代演员片酬受限,但互联网平台的垄断入局打破了原本理性的电视剧市场,形成了“以演员定项目,以演员定价格”畸形购销模式,与控评打榜平台垄断形成闭环。只有彻底的变革,“郑爽们”才不会死灰复燃。

因为郑爽,社交媒体被“1.6亿元片酬”和“日均薪酬208万元” 刷屏,演员的畸高片酬再次引起舆论热议。对此汪海林表示,根据“限薪令”,演员的片酬在一个剧组里不能超过总投资的40%,主演又不能超过其中的70%,就是它不能超过总投资的28%,“显然1.6亿是违背了这个规定”,甚至9成影视公司都达不到这个利润:“包括请郑爽演《倩女幽魂》这个戏的北京文化每年还亏损20多亿当时,更别说盈利了”。

演员片酬曾受电视台购片体系限制

以前的电视台时代,收入主要靠电视剧的招商,每年的购剧预算有天花板上限,一般是广告总收入的30%-40%,根据购剧总额就可以计算出一年买卖电视剧的规模,影视公司就会据此核算一部剧的成本,汪海林打了个比方:“你比如说出现像一个演员拿走1.6亿的话,那么他还得有个男一号吧,男一号差不多也得拿这个钱吧。那两个演员拿走3亿多,那么整个戏你投资怎么着也得5、6亿吧,别说挣钱就说让你回个本,一家电视台独播的话得花5、6个亿,有的电视台一年的购片费也到不了5、6个亿,对吗?所以它不可能买你这个戏。”

依据当时的情况,单集卖顶天了就是100多万,如果50万的成本,那么就已经是翻倍赚了。所以这种情况下,演员片酬即使再高,也是在线里边,“他倒是想200万一集,但他要不到,因为市场承受不了”,汪海林说。

互联网平台入局打破理性市场 影视圈为追逐利润陷入疯狂

但2013、2014年以后,互联网平台涌入影视产业,由于对整个产业未来前景的误判,他们盲目开启垄断模式,最初采取的方法就是提高影视剧收购价,“他给演员出到很高的价钱,他把成本拉上去以后,电视台就不敢跟了,相当于咱们在这样一个赌桌上,我出了一个牌,你跟不跟?电视台一看,那我不敢跟,你这我要不起。”汪海林称,一两年之内,全国的电视台被“清洗”,但剩余的互联网平台互相竞争,抢占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下其实依旧是在烧钱,“2019年三大平台,他们三家加起来,其实每年亏两百多亿,两三百亿”。

互联网平台惯用数据、流量思维,“有他我就买,而且会有一个报价,你请来他,我给多少钱,请来他,我给多少钱。那制作公司就想,你如果请他你可以出到五、六亿,那我给这个演员,我一亿我也敢给,两亿我也敢给”,演员片酬也就炒了起来。汪海林透露价格最高的时候,甚至平台可以出10亿左右购买一部剧,7、8亿的也有好几部,都有报道可供查询。

不仅是互联网平台,当时不少影视公司也在资本化,“他们都在准备上市,有对赌,影视公司对赌的情况下,比如今年保证业绩一个亿,明年1.5亿,后年2个亿。怎么样能保证我的利润有一个亿?我就做大剧,如果我做一个大的,一把能卖7个亿、8个亿,其中利润有2、3个亿,我一年做1个、3个我不就完成了。所以导致这种公司也在盲目的上这种高成本、超长的长剧,希望一年、两年、三年就实现上市”,而当时的状况,只能用所有人都头脑发热来形容,汪海林说。

汪海林坦言,直至现在互联网平台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盈利的方法,“这种情况下,他开始限价了,就是涨价的也是他们,抬价的也是他们,大家去看限价的声明,联合声明什么的,其实也是他们,所以郑爽这个事平心而论呢,两三年前发生的,现在整体上我们艺人的收入没有那么高,因为平台在限。”

演员定价模式导致片酬疯涨 仅有少数艺人坚守底线

汪海林指出,高片酬问题的核心就在“以演员定项目,以演员定价格”这种落后的购销机制上。那么为什么不通过剧本、内容来定项、定价格呢?因为在流量模式下,数据终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大家往往会采取伪造数据的方式,骗市场、骗广告商,“评判一个内容好还是不好,是不是可能受欢迎,太难了”。

至于演员层面,汪海林提到了2015年电视剧“一剧两星”新政的颁布(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当时整个电视剧市场萎缩了三分之一,整个行业都在设法共渡难关,作为编剧的汪海林透露,“当时情况很危险,整个的制作公司、制片人见到我们编剧的时候就说,现在市场特别不好,我们共渡难关吧,大家降一降片酬好不好?”就这样编剧们都降了片酬。但与此同时,当时圈内的大多数演员却认定自己是制作公司唯一的希望,像疯了一样要片酬:“你们要活的唯一希望就是靠我,所以我要涨价,坏不坏?”

因此在2016、2017年,整体行业性亏损的情况下,不少艺人要出了1亿、2亿的片酬。对于当时的情况,汪海林表示十分痛心:“如果我们整个行业在盈利,而且你能创造那个价值的话,你拿多少钱都可以,整个行业行业性的亏损你们还在涨价,就是疯了,疯了。”

幸好,在演艺圈一片疯魔的情况下,有些一线演员依旧保持了理性,始终将片酬保持在正常的市场价位上,“他不涨,他当时完全可以要8000万以上甚至上亿的片酬,他没有,这个是很难做到的,适当的时候我会说出他们的名字,非常少,但是有,就是认识非常清醒”。

但大多数人确实是疯了,“像这种二十啷当岁的小孩,年轻人,在那么多巨大的财富面前旁边有经纪团队也好,也没有给他们起什么好作用,迷失自己,疯了一样要那么多钱,你拿那么多钱也没干那么多的事,你看看这些年拍的那些烂戏对吗?”

高片酬机制与控评打榜平台垄断形成闭环

汪海林表示,“我们这种畸形的高片酬的机制,以及跟他实际上是长在一起的这种流量模式、造假模式,刷数据的这种控屏、打榜,这种流量明星加上垄断资本、垄断平台形成的这样一种超级闭环”,只要有这种机制存在,一旦没有彻底的改革,这种变态的高片酬迅速会死灰复燃,“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购销机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不看专业、不看实力的一个基础上”。只要演员能给投资方挣钱,他的价格自然会涨,看起来似乎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但其本质只是被操控的一种“伪市场”。

在汪海林看来,虽然目前畸形的高片酬机制互联网平台难逃其咎,但他们只是因为对行业前景的误判而做出了错误的尝试,如今他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就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目前的这种2B的模式,一定是要2B加2C,或者转换成2C的模式,一定要走出这一步。自己把平台做好,制播分离”,而不是任由目前自制内容泛滥,每年赔几百亿的情况发展下去。

“所以这个高片酬的问题我觉得不要去孤立的去看它,我基本态度就是这样,一个违法的、违规的一定要惩处,害群之马应该给他揪出来要惩办”,汪海林最后说。

以上就是关于1.6亿超过9成影视公司利润?汪海林揭秘郑爽背后的演员天价片酬的全部内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