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忆旧录||JOYCE 中环店将谢幕,令人回味的岂止是华丽时装

作者:张朴。

近年已习惯告别。

时代更迭、大师谢幕、时装屋关闭。

上周看到消息:曾在心中留下美好时装记忆的时装精品店 JOYCE 将于今年9月14日离开中环新世界大厦。

▲JOYCE boutique 中环店“告别”橱窗,2022年8月16日,摄影:Shirley

JOYCE 关闭中环店,香港时装曾经的黄金时代似乎划上句点,是时代的隐喻。

JOYCE 中环店一直是香港时尚风华地标之一,它引领香港时装产业与时尚艺术审美风潮,见证过香港时尚繁荣历程,亦让香港时尚产业获得国际认可,为一代香港人带来时尚启蒙和骄傲回忆。

时装人黎坚惠写道:

“到了八十年代初,两大港产女作家林燕妮和亦舒各自红透半边天(刚好一人一半),各自在小说里狂捧Joyce和Swank,林爱写:‘Joyce的品味是一流的’,亦舒则常有‘诗韻的格调是一流的’。”

文字,林燕妮差亦舒一大截,不过论服装品味,林燕妮早期是真不错,她太喜欢JOYCE ,就算是小说里也要硬插一句白富美阔小姐午后逛的就是Joyce Boutique。

歌手苏永康在他所著的《衣橱里的男人》一书里就戏谑写过,“如果香港没有 JOYCE ,购物天堂的排位可能会落后,至少时装部分必定会,我更可能有钱买多层楼。”

▲Joyce Ma (马郭志清)的眼光和品味,以及由她创办的 JOYCE boutique 让香港时尚产业被世界刮目相看。

不仅在港, JOYCE 的存在也曾为内地时尚产业发展带来慧眼与灵感。

开启 JOYCE 时装帝国的马太 Joyce Ma (马郭志清)以过人胆识,优雅审美与独到眼光,成为香港时装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马太缔造的 JOYCE ,远远超越了一个时装买手店的简单轮廓,它在很多热爱时装和时装文化的人心中,是一个散发魅力、光芒,充满智慧和无限品味的场域。

JOYCE 中环店是一个精美时装买手店,一个艺术画廊,一个品味卓然的生活方式集合地,一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为后来的很多时装买手店开创诸多先河的先锋之所。

▲我很喜欢 JOYCE 在社交媒体推出的 Sunday Book Club 栏目。

▲JOYCE 推出自己的播客频道:Live curiously ,每期采访世界各地有趣的创意人物。

2007年马太退休后,JOYCE 亦积极尝试与时俱进,拉进选品与新世代消费者的距离,又力图保持 JOYCE 的高品位内容塑造和输出,延续马太创立时的初心。

我个人就很喜欢 JOYCE 推出的 Sunday Book Club 栏目,于社交媒体分享推荐出版物(文学和摄影画册);JOYCE 的 Podcasts 频道也推出优质和有质量的谈话内容,很 old-fashioned ,但亦不拒绝以新社交方式去 reach out audience 。

可能真的是时代嬗变,经济不济,经营压力与成本太高,时装世界和整个买手店形态和模式也已经被彻底洗牌,让 JOYCE 最终做出关闭中环店的决定。

▲告别橱窗内展示了 JOYCE 曾经的辉煌经典时装时刻。

与此同时,中环店正在以“ Finale(终曲)”为主题进行最后一次橱窗展示,向品牌创始人、亲友及多年来的商业伙伴致敬。

JOYCE 橱窗摘印了 Raymond Chandler 小说《再见,吾爱》( Farewell,My Lovely )中的语句,“ I think we gotta make this little world all over again ”,充满告别气氛。

▲《 JOYCE 》杂志,左为创刊号,封面人物正是马太(1986-87秋冬刊)。

▲JOYCE 在很多方面为后来的时装买手店带来设计和推广的灵感,包括自己出版品牌杂志,亦展示了马太对于出版物和书籍,视觉艺术的热爱。

▲橱窗特意展示 JOYCE 推出的杂志《 JOYCE 》内页(创办于1986年,为全球首个由买手店主导的时尚评论刊物)。谢幕橱窗回顾了新世纪初至今 JOYCE 的代表性时刻,其中不乏与 Chanel 、 Raf Simons 等品牌合作的橱窗展示,与张曼玉、夏永康等挚友的派对瞬间,它们代表着香港曾对世界时装界产生的影响力。以前到港,我总喜欢流连这家精品店的橱窗,那是 JOYCE 至美又高级的艺术化展示空间。

▲橱窗中展示的图片包括张曼玉与 JOYCE 的缘分靓影。

▲JOYCE 40周年 anniversary exhibition ,2010年,图中有时装精,填词人黄伟文。

▲2016年,JOYCE boutique 私人派对,出席嘉宾有我喜欢的设计师 Rick Owens ,Dries Van Noten 等。

▲社交场合,明星面前马太也有自己的风姿。

JOYCE 每每以时装为媒,带来令人难忘又惊艳的橱窗展示,是 JOYCE 中环店最 signature 的亮点之一。

▲JOYCE 中环店的橱窗和陈列十分精彩,每每让我步入店中,感觉沉醉。

▲感谢 JOYCE 中环店曾经带来的各种时装时刻和精彩回忆。

▲2013年2月我在中环,夜色 JOYCE ,雕塑家 Antony Donaldson 的铜叶雕刻门把让我印象深刻,摄影:张朴。

今天特别邀请我的三位朋友,和我们回味 JOYCE 曾带来的惊喜。这些略带私人感悟的回忆,共同构筑和复现鲜活的香港时装历程,是珍贵的念想:

01.王丽仪 Janice Wong

著名时尚作家及资深媒体人,被 CNN 称誉为“香港首位真正时装权威”,1987年踏足时尚媒体圈,是国际中文版时尚杂志于80年代中后期进入香港的第一代编辑。著有《我的时尚骚灵》《时尚风云25年》。

▲Janice Wong 于2013年出版的《时尚风云25年》,书中有记述关于 JOYCE 的一段历史及她和马太的交往。

作为香港资深时尚媒体人, Janice 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往昔采访 Joyce Ma 以及自己的 JOYCE boutique 情义结。以下文字原载于 Janice Wong 2013年出版的著作《时尚风云25年》中(经作者授权同意,摘选刊登如下):

▲昔日 Janice Wong 与 Joyce Ma 在欧洲时装周秀场内。

在我时装路上影响我最深远的一定是马郭志清女士( Joyce Ma ), 我习惯称呼她为马太。有一次她谈到自己的时装信念及 JOYCE Boutique 的创办宗旨时, 她语重深长地说: “永远当一位先锋而不是跟风者。”自此成为了我的工作座右铭。

香港197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马太创办了 JOYCE Boutique 。最初它原为一间小小的服饰精品店,于1968年为她家族旗下的永安百货开设,销售外国名牌时装,投资及股权人是永安百货。

后来永安决定不再办这间 JOYCE Boutique ,马太在身为先施百货主席的丈夫马景华的支持下,加上银行的贷款,筹措了10万元,在1970年中环文华酒店的商场内开设了真正属于她的 JOYCE Boutique 。

▲时装迷苏永康在《衣橱里的男人》 描述自己的 JOYCE 回忆,右图为马太在文华的第一间 JOYCE boutique ,后来转为 JOYCE MEN。

这原只是富家少奶奶编织的一个霓裳彩云梦,去欧洲买货又碰钉子,名设计师夫妇俩坚拒接见,恐怕衣服销往香港被人抄袭,结果富家少奶奶又要放下身段,苦苦哀求,赖在人家店内直至打烊。

最后名设计师夫妇俩终于被她的诚意打动,将品牌交给她,正是1970年代红极一时的 Missoni 。然后富家少奶奶又引进 Issey Miyake 的杰作,可惜走在潮流最前沿,香港乏人问津,苦守大师十年至80年代才修成正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JOYCE Boutique 的蝴蝶结广告。

我初次踏足马太的时装精品店 JOYCE Boutique 是自大学毕业后的80年代后期, 那时候它已迁离文华酒店,在罝地、新世界大厦的地库和半岛酒店各自开设了三间 Joyce Boutique ,旗下也有 Giorgio Armani 、 Emporio Armani 、 Issey Miyake 、 Yohji Yamamoto 等专卖店。80年代香港是一个崇尚奢侈品和高端设计师品牌的年代,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会为 JOYCE Boutique 销售自己心仪的一件设计师品牌衣服而省吃俭用,以拥有它为荣。

我的第一双 Christian Louboutin 鞋便是1991年在 JOYCE Boutique 购买,是 Louboutin 的首季系列。当年 JOYCE Boutique 率先引进和培育了不少欧美设计师品牌,然后才成为大牌。除了 Louboutin外,还有 Giorgio Armani 、 Dolce & Gabbana 、 Jil Sander 、 Comme des Garcons 、 Yohji Yamamoto 、 Donna Karan 等等,它是香港高端时尚品味的象征,市场的先锋和领导者,是马太的心血和图腾。

▲上世纪80年代,马太已经挖掘川久保玲时装到港。

最记得走进新世界大厦地库的 JOYCE Boutique , Antony Donaldson 的铜叶雕刻大门已令人目眩,店内不止卖衣服,还有几件古灵精怪的家具,衬托着名师的时装艺术结晶品。

像 Yohji Yamamoto 的木版块伞裙, Comme des Garcons 的“人体变形记”软垫衣服,像艺廊多于时装店。马太亦明知这些衣服难以销售,也甘愿兵行险着,教育了我们那一代人,衣服不光是一件衣服,而是艺术。

▲Galleria JOYCE 于 1990 年代初在中环开幕后,迅速成为中国香港以至海外时装发烧友朝圣之地。这里除了贯彻 Joyce Ma 不断发掘时装新手的精神,也开创了其后风行全球的生活方式店崭新格局。( Corso Como 和 Colette 都是之后的事情)。

▲九十年代, Galleria JOYCE 内开设有餐厅,全面展示马太的生活方式与审美,一度这间餐厅交给马太妹妹打理。

▲JOYCE Flowers,马太爱鲜花,亦曾经开出花店。

我后来认识马太是1990年代中期后的事,带着一份尊敬的心情。

最初彼此只是在巴黎和米兰时装周碰到,属于点头之交。那时候 JOYCE Boutique 自1991年上市后,迅速发展得俨如时装王国。

中环 JOYCE Galleria 的旗舰店占地过万平方, 集合服饰、美容品、家居生活用品、花店和餐厅于一身,打着 “ Fashion Is The Art of Living ”的宣传标语,点亮了中环购物圈,九龙弥敦道的旗舰店则占地4万7千平方呎,至今依然是香港人不可磨灭的集体回忆。

每次我在时装周碰到马太,总是有一大群 JOYCE Boutique 买手十多二十人前呼后拥地簇拥着她。她是香港的时装女王,也是美国 Harper’s Bazaar 杂志所称誉的“ The First Lady of Hong Kong ”,Joyce Ma !

▲当年 Janice Wong 在马太的巴黎寓所作客, 访问与畅谈。

每次访问, Joyce Ma 都与我促膝详谈,惊诧于我对时装、她和 JOYCE Boutique 辉煌历史的了解。于是我俩开始星星相惜,有时我会在她巴黎皇宫花园内的寓所作客,吃着由她从香港带来佣人烧的私房菜。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令 JOYCE 王国陷入严重财务危机,直至2000年以吴光正为首的会德丰成为了这王国的大股东, Joyce Boutique 的债务才平息下来。

▲昔日 Joyce Ma (左3) 被国际媒体称誉为“香港时尚界第一夫人”。她带着女儿马美仪 (左4)在国际四大时装周永远占头排席位。

当年我最感奇怪的是,马太并非生意人无可厚非,她以独特而优雅的时装品味和艺术眼光著称,但昔日身为董事总经理的 Roberto Dominici 却单靠两本参考书便作出重要的商业决定,倒很匪夷所思。Dominici 离场,马太的二女儿马美仪 ( Adrienne ) 从 JOYCE Boutique 市场传讯部主管接任为董事总经理,时年33岁。

▲2007年马太退休,当时 JOYCE 由她的女儿 Adrienne Ma 接手。

在会德丰入主初期,我在巴黎和米兰时装周碰到马太,是有点讶异她仍营营役役奔走于秀场和品牌的样本房之间。当然此时此刻香港时装女王已无复有一大群买手十多二十人前呼后拥地簇拥着她,经常陪伴着她的是女儿 Adrienne 和几个买手。

▲Joyce Ma 在巴黎皇宮花园。

在马太位于巴黎的寓所里,她再次与我打开天窗说亮话,关于由她一手创办的 JOYCE Boutique 易主之事。

马太表现得这样平静。窗外是著名的 Palais Royal 皇宫花园,满眼繁花树影,恬静安详。“是我们的就属于我们, Lane Crawford 是 Lane Crawford 。许多品牌也是我最先引进的,他们想学我罢了!”(马太话)

▲在巴黎皇宫花园的马太旧居下,是 JOYCE 艺廊 JOYCE GALLERY ,正是马太非凡的艺术修养,令一向看不起亚洲的欧洲人对马太刮目相看,也令香港的 JOYCE Boutique 备受时装人士追捧和热爱。

我却依然记得马太在遭遇连番挫折时,经常说:“我觉得凡事也要看开, let it go !每天起床后我也会静坐冥想两小时,令自己和内在的真我接触,从而释放自己,否则我想自己没法面对今天的挑战。

一个人心静的时候,便可以一步步顺道而行,不会冲动作出错误的决定。我以前脾气很坏,亦很完美主义。生命最重要是拥有健康,保持心境平和。

我也曾想过退休,但我相信一个人在某个时刻自然会做某些事,冥冥之中自有主宰,神会安排你在另一个方位,所以无论做什么事也要百分之一百感到光荣。”

在马太的寓所里便恒常摆放着印度悉达瑜珈宗师 Gurumayi 的照片, 一身素衣, 拈花微笑。

▲Joyce Ma ,1998年在巴黎,以上部分图片来自新浪微博:@王丽仪JaniceWong

02.Leon Liu

曾供职于 Lane Crawford ,负责时尚品牌市场战略与合作。

▲Leon 2007年在 JOYCE 中环店购入的蓝色 MONCLER 羽绒服陪伴他多年

提到 JOYCE ,让我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步入这家中环时装精品店的感觉。那些年在港时间较多,正巧也住中环附近,除了喜欢去逛置地广场,太子大厦,和潮流人士一样,也会去当年的安兰街和 JOYCE boutique 。

不得不说 JOYCE 的买手都很厉害,所选单品很独特。JOYCE 的店铺橱窗,在港都首屈一指,经常让我觉得美到无法形容。

还记得2007年夏天,第一次于 JOYCE 中环店购入一件 MONCLER 的蓝色羽绒服,那个时候香港还没有 MONCLER 专卖店。JOYCE 对设计师品牌的眼光真的毫无挑剔。

我记得,当年结束 shopping ,提着 JOYCE 购物袋走在大街上似乎是在告诉路人自己的品味是如此独特。这件羽绒服,现在还在自己的衣橱里面,偶尔会拿出来穿一下,虽然年纪已不那么年轻,蓝色也很难驾驭,但是,我觉得 JOYCE 赋予这件羽绒服一种时尚的态度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没有消散。

▲Maison Martin Margiela,Fight AIDS Tee

我热爱彼时的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那时候是三个 M 时代,现在很多年轻人知道的马吉拉是两个 M ,品牌也扩张了许多,以前在 JOYCE 有专程为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特设的区域。

店员着白大褂,白色凳子,白色桌子,一切都是白色。特别前沿,我和小朴一样,不止拥有一件 MMM 于1994年秋冬就推出的 AIDS Charity Tee 。我曾在 JOYCE 中环店买过一件慈善T恤,后来我还转送给了我妈妈。过了那么多年,这件全棉T恤依然让我想起 JOYCE 店里曾经拥有的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白色区域。

2005-2008年,我基本每周都逛 JOYCE ,几乎每次都会碰到很多真正的大明星。刘德华,杜德伟,张家辉,叶童,李嘉欣,郑秀文,莫文蔚,舒淇,袁咏仪,草蜢,当然还有王菲。他们都那么随和,为演唱会在店里挑选衣服,更多是来这里挑选日常穿搭。

有时独自一人,有时也有同行朋友。在同一空间,随时能见到对方。最妙的事,有时候大约同时从试衣间出来,还能问上几句:“你觉得点嘛?”呢件衫好啱你”、 “我都好中意”、”好靓”。那个年代的明星,好像都没有那么多助理,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简单真好。

▲JOYCE 中环店经常登上香港娱乐八卦杂志,因为它是明星钟意的 shopping 之地,包括王菲。

由年轻到现在,我都非常贪靓。机缘巧合,正好朋友是在娱乐圈工作,后来还一直用某位明星的 VIP CARD (经明星本人同意)去 JOYCE 购物能拥有一些特别优惠,让购物体验充满乐趣。

王菲是我碰到最多次的明星,我不太记得有几次了,多数时候,她和另外一个助理一道。王菲真的美,至少我觉得比银幕上还美,而且是公认的会穿,在 JOYCE 见面,我不会打扰她,能同在一间 boutique 选衫,已觉得是美妙无比的回忆了。

后来我在成都和王菲才算正式碰面,我开口叫她“阿菲”,她对着我讲的第一句话是”你先进来等我一下,我们刚吃完,我得去送送朋友“,她的满口京腔让我印象深刻,和当年在 JOYCE 撞到的阿菲一样都分外独特。

▲2006年, Joyce Ma 在 JOYCE 上海旗舰店开业仪式上,曾邀请到山本耀司和他的母亲,以及设计师 Ann Demeulemeester 出席。

JOYCE 即将关闭这家位于中环的店铺,难免有些不舍。就像是一种时装时代随着时间悄悄转变一样,但我觉得无论如何:Joyce Ma 本人的眼光,真的不可取代,她让曾经小众的设计师发扬光大,靠得就是她自己的眼光和触觉。而且马太真是一直用自己的金钱在投资时尚事业,发自真心,令人佩服。

03.DEAN

创意工作者、自由职业者。

以前去香港旅行,总喜欢逛中环的 JOYCE boutique ,了解最新时尚讯息,获取视觉艺术审美的享受。对于我们这一代曾经看过香港电影,经历过香港辉煌的文艺(大众文化)输出的人,对上世纪港风潮流总保留着情结。JOYCE 的存在也象征着我们曾经在青年时代,追逐港星,透过香港去了解世界的一段美好岁月。

我觉得 JOYCE 中环店,最让我喜欢和难忘的就是它每次的陈列,根据不同的设计师和风格会给顾客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进入 JOYCE 中环店本身就是一种 experience 。

▲Thom Browne 的“ Atelier Project ”,摄影:DEAN

这是我在2018年去香港的时候,遇到店内正在展出 Thom Browne 的“ Atelier Project ”,很多秀场孤品和几年前的 archive 作品,都被 JOYCE 陈列了出来,令喜欢时装的我流连忘返。

在 JOYCE 中环店,你能感受到时装并非简单的是一个衣服,它被店内的整体环境,艺术化的氛围渲染,成为一个很好的传递情感和情绪的媒介——这是 JOYCE 的厉害之处吧。

▲JOYCE 位于鸭脷洲的打折店。

2018年以前去香港,无论是逛位于中环的 JOYCE boutique 正店,还是去鸭脷洲的打折店,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惊喜。在中环店会看到有专业的买手为这间店选的货品,从品牌到当季的 show look ,品味一流,货品丰富,时间撞对了的话还能遇到明星。

在 JOYCE 打折店,有一个别家买手店都不会有而且非常好玩的事:打折货品每一件都有一个绿色标签,能看到从新货上市到最低折扣的价格差,你来逛的时候可能还不是最低价,你会挣扎一番:是当机立断直接拿下,还是认为这件单品不会有很多人相中,等最低价的时候再来买。

▲折扣鞋履,上面写了不同时间的折扣价格;右图为我在 JOYCE 折扣店购入过的 Dries Van Noten 手袋。

2019年后,我再去JOYCE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选品都比较随大流了,可能真的是受“迎合年轻人喜好”所害吧,你已经无法从店内陈列去感受到来自专业买手对潮流趋向的判断,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也许是经营压力太大,也明显感受到了 JOYCE 这种高端时装买手店所遭遇的困境。如今,它宣布即将关闭这家中环的 boutique ,除了唏嘘之外,我觉得这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抉择,没办法的……

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香港著名文化人、杂志人、电影人和专栏作家鄧小宇在他的书中(《女人就是女人》)写过的 Joyce Ma 马太。因被马太的人生态度,始终对美、艺术和高雅生活旨趣充满追索,让我感怀。

▲1982年鄧小宇为《號外》访问 Joyce Ma,杂志封面是马太。左为《女人就是女人》一书。

1982年,鄧小宇为《號外》写了访问拍摄 Joyce Ma 的经历。彼时 JOYCE Boutique 在港崛起。

吸引我的是马太在这篇鄧小宇的素描中表现出来的一份女性魅力:有学识,审美,做事果断,坚持自我,平衡在办公室和家庭的时间比例。我最欣赏马太的自信,她当年对鄧小宇说,“ The fashion world all speak of my name with great respect .”

▲建筑师是 I.M.Pei 贝聿铭。

▲摄影师Man Ray与他的作品。

Joyce Ma 最欣赏 minimalism (极简主义),她最喜欢的画家有 Robert Motherwell 、 Cy Twombly ,摄影师有三十年代的 Man Ray ,建筑师是 I.M.Pei 贝聿铭和 Luis Barragán 。

Joyce Ma 对于艺术的喜欢到了狂热的地步,闲时订阅大量的艺术杂志,如遇心仪画展,会搭乘专机前往看画。有时候,她可以在画廊逛足一日,不吃不喝。Joyce Ma 告诉鄧小宇,有一次去曼哈顿的 Whitney 博物馆看 pop artist Roy Lichtenstein 的画展,她看不明白,为了了解 Lichtenstein ,她花了几天时间在纽约听演讲,研究他的作品。“后来,他在 Florence 举办另外一个画展,我也赶去看。”难怪, Joyce 店铺里始终有很 arty 的艺品味道,艺品又混合着衣品,成为 Joyce Ma 的一段美谈。

▲Roy Lichtenstein 的作品。

鄧小宇又写,马太爱花,而且对于花艺有研究。她在伦敦的时候,很多时候清晨五、六点就会去 Covent Garden 看花买花。每次去欧洲时装周,她都要在酒店房间摆满鲜花。Joyce 自己承认,自己的衣服并不多,但全靠搭配不同 items ,让时装界的买手和设计师刮目相看。

Joyce Ma 也会觉得时装闷,但她对于艺术的热爱始终深厚,除了绘画, Joyce 很喜欢现代爵士,戏剧、电影、古典音乐……在纽约,马太可以推掉阿玛尼和《 Vogue 》的派对,独自一人去音乐厅听小提琴家 Itzhak Perlman 的演奏会,甚至看音乐剧《烈火战车》四次,看到流泪。

▲马太,从40到80岁,她的魅力和活力,她的审美和坚持永远打动着喜欢她和 JOYCE boutique 的人。

再读到以上的描述,加之三位友人的回忆分享,令人动容的其实是 JOYCE boutique 曾带来的一种华丽岁月之意,就像时装人、填词人黄伟文在他的社交账号中感叹的昔日 JOYCE 派对上那些熟悉难忘的面孔,像是一个又一个被定格了的经典时代,难以取代。

JOYCE 曾经带来的风光体面的社会感知成了一种时代记忆,烙刻进了一代中产阶层的人生经历里面,所以才会让 JOYCE 中环店即将关闭的消息生出那么一些惋惜之意。

▲今年3月, Joyce Ma 与香港著名建筑与室内设计师 André Fu 对谈,两人互相欣赏。Joyce Ma 在对谈中坦言,“我的灵感就是源于自己的生活,对生活好奇。” 摄影:Terence Man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Joyce Ma 早就看透了。市场永远是残酷的,能实现一部分的理想,打下一片天下,留下美好回味,人生已无太多憾事。过去的就过去吧。

我最近看到80几岁的马太接受一个采访,她回忆:从小父亲每天都培养她要打开视野,保持好奇心,用一种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也许,这就是马太和 JOYCE 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 legacy 。

* JOYCE 在关闭中环旗舰店后,将在2022年9月于金钟太古广场开设新旗舰店。值得一提的是, JOYCE 在太古广场也拥有分店,并在2001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为 JOYCE 集团在香港地区最大的分店。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以上就是关于香江忆旧录||JOYCE 中环店将谢幕,令人回味的岂止是华丽时装的全部内容了。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